“九小场所” 消防不踩雷:常见隐患、合规标准与检查要点详解
中秋国庆假期将至,购物、餐饮、住宿、休闲类“九小场所”人流将明显增加,疏散压力、用电负荷同步上升,风险隐患易集中爆发。中秋国庆假期将至,购物、餐饮、住宿、休闲类“九小场所”人流将明显增加,疏散压力、用电负荷同步上升,风险隐患易集中爆发。
一、什么是“九小场所”?规模与风险特征明确
“九小场所”是涵盖九类小型生产经营及公共服务场所的统称,具体类型及规模标准为:
-
购物场所: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(商店、市场);
-
餐饮场所:额定就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小饭店;
-
住宿场所:床位数50张以下的小旅馆;
-
公共娱乐场所:设置在建筑首层至三层且建筑面积200 平方米以下的场所;
-
休闲健身场所: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洗浴、足疗、棋牌室等;
-
医疗场所:乡镇卫生院及床位数30张以下的诊所、养老院等;
-
教学场所:床位数50张以下的寄宿制校(园),500人以下非寄宿制学校及100人以下非寄宿制托幼机构;
-
生产加工企业:职工50人以下或设 30人以下集体宿舍的企业;
-
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: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销售、储存场所。
风险特征表现为:
- 建筑多由民房改造或违章搭建,耐火等级低;
- 疏散通道狭窄且多为单楼梯,安全出口易锁闭、外窗常设铁栅栏,阻碍逃生;
- 经营成本限制导致消防设施投入不足,可燃物堆放密集;
- 从业人员消防意识薄弱,缺乏应急处置能力;违规住人现象高发,住宿区域与经营、仓储区域混设,增加夜间火灾伤亡风险。
“九小场所” 最常见4类消防安全隐患
01电气线路敷设违规:
私拉乱接电线、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,电气故障占商铺火灾成因多数。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未及时清理,生产加工企业设备线路老化未更换,均易引发短路起火。违规住人区域常私自加装插座、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,线路未穿管保护,进一步放大电气火灾风险。
02“三合一”“多合一” 与违规住人并存:
通过增设夹层、隔间,将住宿、生产、仓储、经营区域混设同一建筑内,且未做实体防火分隔。小旅馆在客房区设仓库,小加工厂车间旁搭员工宿舍,小商店利用阁楼住人、厨房旁设置员工床位,夜间人员熟睡时,火势蔓延速度远超白天,逃生反应时间缩短,易造成人员伤亡。部分场所违规在地下、半地下空间或四楼及以上楼层设置住宿区,完全不符合《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》(GA 703 - 2007)中 “合用场所严禁设置员工集体宿舍” 的规定。
03易燃可燃物管控缺失:
场所内大量堆放商品、包装材料等可燃物,且堆放拥挤无序。餐饮场所食用油储存不当,美容美发场所使用含易燃成分的化学品,遇明火即易引燃。违规住人区域内,衣物、被褥等生活用品与经营用可燃物混放,部分场所还在住宿区使用煤炉、液化气罐做饭,明火源与可燃物直接接触。
04消防设施配置不足或失效:
多数场所未按标准配备灭火器、消火栓,部分已配备的设施因维护缺失无法正常使用。小型医疗场所未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,公共娱乐场所自动报警系统缺失。违规住人区域普遍未单独配备逃生器材,如逃生绳、缓降器,部分场所外窗铁栅栏无应急逃生口,火灾时人员被困无法疏散。
“九小场所”消防安全检查核心内容(含国家标准与规范要求)
01.建筑与场所合规性(依据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16 - 2014(2018 年版)、GA 703 - 2007):
核查是否为违章搭建或民房改造,耐火等级是否达到三级及以上;防火间距是否符合标准(与相邻建筑最小距离不小于6米);是否违规在地下、半地下或四层及以上设置公共娱乐场所;是否存在 “三合一” 场所,确需住宿的(仅限经营人员且不超过 2 人),需采用实体墙(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)与经营区域分隔,设置独立疏散楼梯和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。
02.消防设施完整性(依据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》GB 50140-2005、GA 703-2007):
检查灭火器类型(A类场所配ABC干粉灭火器)与数量(每50平方米至少1具4kg及以上灭火器),压力是否处于正常范围;消火栓有无遮挡,水带、水枪是否齐全,水压是否达标;应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,安装高度(疏散指示标志距地面1米以下)、间距(不大于20米)是否规范;违规住人区域需额外配备应急逃生包、逃生绳(长度匹配建筑高度),外窗铁栅栏需设置0.8m×1m以上的应急逃生口,且能从内部开启。
03.疏散系统畅通性(依据 GB 50016-2014(2018年版)):
查看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是否被货物、杂物占用,宽度是否满足最低标准(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走道净宽不小于1.1 米,安全出口净宽不小于0.9米);外窗铁栅栏、广告牌等障碍物是否拆除或设置应急逃生口;疏散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,是否采用平开门,严禁使用卷帘门、推拉门;违规住人区域的独立疏散楼梯净宽不小于0.9米,不得与经营区域疏散通道共用。
04.用火用电与管理规范性(依据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》GB 50720-2011、GA 703-2007):
检查电气线路是否穿管(PVC管或金属管)保护,有无私拉乱接、线路裸露现象;是否违规使用明火做饭、动火作业(动火需办理审批手续,配备灭火器材和看火人);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室内停放或充电(严禁进楼入户,充电时长不超过8小时);是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,从业人员是否接受过消防培训(每年至少1次,掌握灭火、疏散逃生技能);违规住人区域严禁使用煤炉、液化气罐等明火设备,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,电气设备需安装漏电保护器。
九小场所"安全逃生需牢记
熟悉环境 出口易找
发现火情 报警要早
简易防护 匍匐弯腰
保持镇定 有序外逃
慎入电梯 改走楼道
缓降逃生 不等不靠
火已及身 切勿惊跑
被困室内 固守为妙
迷离险地 不贪不闹
组织疏散 切勿旁观